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解读篆书的演变-早艺网
首页    少儿美术    少儿书法    正文

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解读篆书的演变

发布日期:2020-09-07 16:21:36
来源:早艺网 www.zaoyiwang.com
1
1

  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解读篆书的演变,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
  大篆,从汉代以来,一般人都认为是周宣王(公元前827年)时太史籀所造。如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,班固注:“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。”许慎也说: “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,与古文或异。”古文或异者,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损而成,故大篆又称为“籀文”。因此后人都认为大篆是古文之后的一种形体了。

  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老师介绍石鼓文的字体,大致介於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。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,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。相对小篆而言,可称为大篆,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。其字体类小篆而较繁复,似宗周彝器而较端整,堪称为典重严整。康有为在其《广艺舟双楫》一中称石鼓文为:“金细落地,芝草团云,不烦整裁,自有奇。体稍方扁,统观虫籀,气体相近,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,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”。可谓赞赏之至。石鼓文向为艺林所宝,但北宋以後,帖学大兴,少人临之,直至清代中叶以後,考古尊碑之风复炽,石鼓文字,尤为书家推重。吴大,能得其典重严整韵致。吴昌硕则发其遒古为雄拔之气。两人书法,皆雄视当代为后世所重。

  秦小篆——琅琊台刻石---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巡行天下,南登琅邪时所立,内容是歌颂秦德者,原石还存在山东诸城海神祠内,但始皇颂诗及从臣诸名已剥落,尚存二世从官名和诏书十三行。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介绍,书体是典型的小篆,以曲绿为主,字体皆为长方,笔书粗细如一,显现雍容典雅之风格。一般以为秦代诸刻石皆为李斯所撰,把他当做当代书法家兼文字学家。李斯,字通古,秦上蔡人,特善篆书,后世推他所做篆书为小篆之逸品。

  秦小篆——泰山刻石《泰山刻石》的作者秦相李斯(?—公元前208年),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。《泰山刻石》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,小篆。其结构特点,直接继承了《石鼓文》的特征,比《石鼓文》更加简化和方整,并呈长方形,线条圆润流畅,疏密匀停,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。唐张怀瑾称颂李斯的小篆是:“画如铁石,字若飞动”,“骨气丰匀,方圆妙绝”。

  秦小篆——峄山刻石---峄山刻石原石已被后来曹操登山时毁掉,但留下了碑文。少儿毛笔书法培训班表示,今天所见到的是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,现藏在西安碑林里,但与琅邪、泰山相较,仍不免有「优孟衣冠」之诮,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。但秦代的遗本已然很少,即使如此亦不能轻易舍去不用,笔画略细而匀整,且多用圆笔,字体呈方形,表现圆浑流丽之风格,确与琅邪等异趣。

相关机构
早艺网

报名请拨打电话:15611181135
或关注公众号:zyw-china
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