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   少儿美术    少儿书法    正文

少儿书法培训班:书法艺术中的雅与俗

发布日期:2020-09-02 15:16:22
来源:早艺网 www.zaoyiwang.com
1
1

  少儿书法培训班告诉大家,书法中的“雅”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,一是作为一种风格的名称,就像飘逸、雄放、高古一样。二是作为所有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都须具有的一种审美品格,也就是说,不管你是狂放,是冷隽,都必须高雅。这两种意义,都可以引出它的反面,即“俗”。

  少儿书法培训班老师介绍雅作为一种风格,有时会与其他的风格交融在一起,而产生出一些略有不同的风貌,比如古雅、淡雅、典雅等。但是不管这些风貌看上去有多大的区别,它们都有相同的基本特征,即中和平正,不激不励。它实质上是儒家中庸思想在书法艺术里的一种表现,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态度、处世哲学和美学思想。在书法上,雅被肯定是从唐代开始的,李世民发端,孙过庭加以发挥,南宋姜夔承其余绪,至元赵孟頫,明丰坊、项穆、董其昌而达到极致。

  孙过庭说:“贵能古不乖时,今不同弊,所谓'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’。”评王羲之书法:“志气平和,不激不励,而风规自远。”还主张:“假令众妙攸归,务存骨气,骨气存矣,而遒润加之。”孙过庭显然在追寻着王羲之那种“尽善尽美”(李世民语)的境界,众美集于一体,既不缺什么,也不突出什么,然后以不激不励的心态把它们表现出来。少儿书法培训班表示,这是典型的中庸之道。这种观点,赵孟頫也是颇为欣赏的,他说:“圆转如珠,瘦不露筋,肥不没骨,可云尽善尽美者矣。”他的书法创作也试图在追求中正平和、肥瘦适中、玉润珠圆的典雅之美。项穆则从正与奇的关系来阐述他对典雅之美的理解,并进一步发展了赵孟頫“圆转如珠”的理论主张:“正而无奇,虽庄严沉实,恒朴厚而少文。奇而弗正,虽雄爽飞妍,多谲厉而乏雅。”“书有三要:第一要清整,清则点画不混杂,整则形体不偏邪;第二要温润,温则性清不骄怒,润则折挫不枯涩;第三要闲雅,闲则运用不矜持,雅则起伏不恣肆。”如果说孙过庭还较为看重骨力,那么由赵孟頫到项穆是越来越脱尽火气,趋向于温润清雅的格调了,到明末的董昌更发展而成为淡雅。

  这些主张雅的书家、理论家们,认为哪些是不雅或俗呢?项穆说得较为全面,他把书家分为五等,一曰正宗,二曰大家,三曰名家,四曰正源,五曰傍流。傍流是末流,是俗书,为尚雅的书家所不齿。

  何为傍流?项穆解释道:“纵放悍怒,贾巧露锋,标置狂颠,恣来肆去,引伦蛇挂,顿拟蟆蹲,或枯瘦而巉岩,或秾肥而泛滥。”这些话基本上是把苏、黄、米等人的特点组合连缀而成的,在他看来苏轼的石压蛤蟆、绵里裹铁,黄庭坚的蛇挂树梢、瘦劲挺拔,米芾的放纵恣肆、倚侧腾挪都是旁门左道,是末流。

  事实上,苏、黄、米等人正被列入了傍流。若以此衡量,则更惶论张颠、醉素、倪元路、徐天池、黄道周、张瑞图之辈了。这样的区分等级,判别雅俗,是站

  少儿书法培训班表示,在儒家本位的立场上,对今天我们判别一件书法作品的雅俗没有多大的意义。

相关机构
早艺网

报名请拨打电话:15611181135
或关注公众号:zyw-china

确定